阳光城堡 城堡磨坊 大国崛起

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1月15日 11:14 来源:CCTV.com

【 序 】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和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作荷兰。
  在八百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从12世纪到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荷兰人创造奇迹的故事,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叙述呢?

本集片名:第二集 小国大业

  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历史像大海,总是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荷兰人崛起的故事,是从银白色的鲱鱼开始的。
  由于海流的变化,每到夏季,就有大批的鲱鱼洄游到荷兰北部的沿海区域。荷兰人每年可以从北海中捕获超过1000万公斤的鲱鱼。

  采访:荷兰北方航海博物馆 馆长 维歇尔·克尔克迈尔
  它对荷兰的经济太重要了,很多人以此为生来挣钱。
  14世纪时,荷兰的人口不到100万。当时约有20万人从事捕鱼业,小小的鲱鱼为五分之一的荷兰人提供了生计。
  但是,鲱鱼是一种自然资源,造物主并没有给荷兰人独享的权利。生活在北海边的其他民族,都组织了捕捞鲱鱼的船队。为了争夺渔场,荷兰人和苏格兰人之间曾爆发过三次战争。是什么力量使得荷兰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1358年,在荷兰北部的一个小渔村中,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

  采访: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 教授 威廉·范德莫伦
  把鲱鱼的肚子剖开,把内脏取出,把头去掉,然后把盐放在里面,这样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时间,那时候没有冰箱,这种方法很独特,所以,那就是为什么荷兰的鲱鱼能够在全欧洲畅销,特别是英格兰。
  荷兰渔民的一把小刀,将一种人人都可以染指的自然资源,转化为荷兰独占的资本。直到今天,许多荷兰人在食用鲱鱼时,仍刻意保持着这种几个世纪前形成的饮食习惯,鲱鱼被去除内脏之后,不经过任何烹调,直接提着鱼尾一口吞下。

  采访:荷兰国务委员 约里斯·福尔胡弗
  从捕鱼业开始,(荷兰)产生了和东北欧、英格兰、南欧、非洲的贸易。由捕鱼的传统产生了海上(贸易)的传统。
  借助鲱鱼,荷兰人开始了商旅生涯。如今在鹿特丹的一些古老房屋上,仍可以见到鲱鱼的图案。这些并不醒目的标志似乎在提醒人们注意:鹿特丹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历史,就是从一只只装满咸鲱鱼的大缸开始的。
  一旦以货物的流通和交换作为谋生手段,原本不利的地理位置也开始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地处西北欧的荷兰,面朝大西洋的北海,背靠广袤的欧洲大陆,欧洲的两条主要水道,从这里入海。为了排涝,荷兰人修建了多条运河,构成了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这些优势使得荷兰具备了成为欧洲新的商品集散地的可能。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
  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作为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销商,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然后把它们运销到欧洲各地。返航时,他们又为这两个最早的海上霸权国家运去波罗的海产粮区的小麦、瑞典的铁器、芬兰的木材,以及自己生产的海军补给品。
  但是,荷兰商人很快发现,在这项利润丰厚的贸易中,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英格兰商人强有力的挑战。当时,英格兰的面积比荷兰大三倍,人口是荷兰的五倍。作为大西洋中的岛国,它比荷兰有着更加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一次,荷兰人将依靠什么样的手段,击败强大的竞争对手呢?
  就像发明一刀就能取出鲱鱼肠子的方法来打败对手一样,荷兰人打败英格兰是从设计一种造价更加低廉的船只开始的。

  采访:荷兰海运博物馆 馆长 约斯特·舍肯伯鲁克
  英国商船上的水手都带着武器,所以,他们的船就需要更加坚硬的木头,而荷兰的船几乎没有装备武器。所以,考虑这些因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荷兰的船造价很便宜,用荷兰的船运送货物也很便宜,于是荷兰就成为了欧洲的海上马车夫。
  此前,典型的欧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架设火炮的平台,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盗袭击。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
  这样做的代价是,每一次航行都变成了充满风险的命运赌博,但它的好处是造船的成本低,价格只有英国船只的一半,于是,货物的运费也低。即使这样,荷兰人还不满足,为了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又在船只上加上了一种特殊的设计。

  采访:荷兰北方航运博物馆 馆长 维歇尔·克尔克迈尔
  它的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越多。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这种船,荷兰人赢得了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但是,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特殊的船只显然不够,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是那些驾驶船只的人。

  采访:荷兰北方航运博物馆 馆长 维歇尔·克尔克迈尔
  1596年到1598年,一个有名的人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他经过了三文雅,现在一个俄罗斯的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三文雅地处北极圈之内,巴伦支船长和17名荷兰水手在这里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保持体温;他们靠打猎来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
  在这样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冬去春来,幸存的商人终于把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委托人手中。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守望信念,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在当时,这样的做法也给荷兰商人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阿姆斯特丹,荷兰海运博物馆。每个星期天,这里都要举行一个特殊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切身体验来学习荷兰的历史。这样的活动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参加也从不间断。教师由不同职业的志愿者担任,他们一丝不苟地带领孩子们重温四百多年前荷兰水手的生活。
  今天,荷兰的成年人经常向孩子们重复这样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
  荷兰人的祖先不仅仅是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实际上在距今五百多年前的16世纪末,他们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

  采访:荷兰海运博物馆 馆长 约斯特·舍肯伯鲁克
  在某一段时间,荷兰船队的数量比英格兰、法国和苏格兰海上商船的总和还要大。荷兰的商船大概有1800艘,它们可以把货物运到欧洲的每一个角落。
  伴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城市作为交易的市场、储存货物的仓库、维修船只的工场,在荷兰逐渐兴旺起来。渐渐地,生活在这些城市中的人们发现,一个超越商业贸易甚至是超越经济生活的难题,摆在了他们的面前,这就是到底应该由谁来管理城市,应该怎样管理城市?
  和欧洲其他地方一样,一开始,荷兰城市的主人是那些贵族们,因为城市是总是建立某个贵族的领地之上。贵族们建立起小型的军队,名义上是为城市提供保护,实际上是依靠武力取得税收。

  采访:荷兰乌德勒兹大学政治历史系 教授 伊多·德汉
  这意味着,在城市里,有钱人比较有权力,他们可以主导讨价还价,贵族们依靠生意人给他们提供财富。

  采访:荷兰国务委员 约里斯·福尔胡弗
  商业和城市的兴起使人们产生了对经济自由的渴望。
  日渐富有的市民们最终做出一个让人惊讶的选择。他们像购买货物一样,从贵族手中买到了城市的自治权。从此,市民们自行立法,贵族不能直接向他们收税。“市民自治”为荷兰的城市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到公元15世纪末,将近一半的荷兰人生活在城市中。

  采访: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 教授 威廉·范德莫伦
  每个城市都努力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城市由有钱的商人统治,由他们来决定城市的管理。
  这座建于15世纪的市政厅,每隔15分钟就会再现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场面:贵族将城市的管理权转交给市民。发生在荷兰历史上的一个瞬间,借助这个特殊的计时工具成为了永恒。
  就在荷兰人忙于经营城市的时候,整个欧洲的政治版图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
  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凭借蒙古大军西征传入的火药,摧毁了骑士们守卫的贵族城堡,建立起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这样一些君主集权的国家。这些国家拥有着割据的贵族领地和独立的商业城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们可以有效地动员和组织起整个民族的力量。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是靠这样的优势,率先进入了世界大国的行列。
  开始的时候,荷兰人似乎不为这种潮流所动。他们满足于生活在彼此独立的城市中,这些城市唯一关注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多地增加财富。

  采访: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 教授 威廉·范德莫伦
  如果像英国、法国、西班牙一样有一个在国王统治下的国家,就会有很多别的问题,比如国王想要扩张使自己的国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这就会花很多钱。
  但是,在1543年,不管荷兰人情愿与否,都不得不去面对国家这个问题。那一年,西班牙国王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取得了荷兰的统治权。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有意思。当西班牙国王宣布荷兰是西班牙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荷兰人认同了这种说法;当西班牙国王重新划分荷兰的行政区域时,他们坦然地接受了;当西班牙国王为荷兰派来新的总督时,他们也顺从地臣服了。但是当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们的钱袋时,荷兰人奋起反抗了。

  采访:荷兰乌德勒兹大学政治历史系 教授 伊多·德汉
  菲利浦二世需要很多的钱,因为他一直和法国打仗,要用大量的钱维持。他希望得到永久的财力保障,而荷兰人拒绝这样做,他们只同意在一段的时间内提供部分的钱。
  荷兰的独立战争爆发了。一开始,西班牙的军队轻而易举地粉碎了荷兰人一盘散沙似的抵抗。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就有15万荷兰人死于非命。严峻的现实,让各自为政的荷兰省份不得不团结起来。1579年,来自荷兰北方七个省的代表在这间大厅中签署协议,组成军事同盟共同对敌。
  此后,战争开始向有利于荷兰人的方向转化,一方面是由于荷兰人的联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菲利普二世在欧洲四面树敌,连年的争霸战争耗尽了西班牙的国力。
  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
  把国王像一个不称职的经理人那样打发回家之后,荷兰人突然发现,他们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一个国家。
  那么,这个国家应该交由谁来管理和保护呢?

  采访:荷兰莱顿大学法学院 教授 埃弗特·阿尔克马
  他们并不急着说,我们现在没有国王,因为那时候从没有人这么做过,他们不能说我们是共和制的,因为这对他们来说还太前卫了。
  对于那些领导独立战争的商人们来说,他们最想得到的不是政治权利而是商业利润,所以,他们希望找到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由他来照顾荷兰的安全,而自己去照顾好自己的生意。
  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出现了:荷兰人将自己的国家托付给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女王爽快地同意了做他们的君主,并派出军队保护荷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精明的商人们很快发现,英国女王收取的保护费,实际上比他们赶走的西班牙国王还要高。

  采访:荷兰乌德勒兹大学政治历史系 教授 伊多·德汉
  荷兰的城市说,不,我们不这么认为,也许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我们可以有统治者,但是,他的权力不会太大。
  1588年,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很多历史学家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采访:荷兰国务委员 约里斯·福尔胡弗
  这在荷兰非常典型,它是一个共和民主的混合,实际的政治权力是在商人和知识精英的手中。

  采访: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威廉·范德莫伦
  不同的省,尤其是拥有沿海城市的省份,由城市的商业精英们统治,而整个国家政府、这些省的代表和统治者,也由这些家族产生,所以,你可以认为,荷兰共和国有点像家族的企业。
  崭新的国家诞生了,但它的未来仍处于重重迷雾之中。如果用国土、资源、人口等条件来衡量,荷兰几乎不具备作为国家生存下去的条件。更何况组成共和国的七个省份依然是各自为政。

  采访:荷兰莱顿大学法学院 教授 埃弗特·阿尔克马
  它的结构非常松散,各省之间绝对独立,他们只能在决定税收上取得一致,在其他方面,如果他们意见不统一,就不能做出任何决定。所以,它非常松散,有时可以把他们比做现在的欧盟。
  这个结构松散的小国,几乎是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就不得不面对一次严重的危机。在独立之前,与西班牙的贸易是荷兰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是独立之后,西班牙国王封锁了本国的所有港口,禁止荷兰商船驶入西班牙。
  经济的生命线被扼断了,新生的共和国出路在哪里?
  荷兰凭借着自己的商业直觉,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因为这片土地上拥有人数众多、对财富充满强烈渴望的商人阶层,如果将他们的爱财之心转化为一种力量,那么,荷兰就拥有了比王权更为强大的武器。根据这个优势,荷兰人决定从精明的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靠自己去开辟前往东方和美洲的航线。那么,远洋航行需要的大量资金又从哪里来呢?
  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一样,如今,他们又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

  采访: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 教授 维姆·范登德尔
  是的,可以这么说。它是第一个联合的股份公司,为了融资,他们发行股票,不过不是现代意义的股票。人们来到公司的办公室,在本子上记下自己借出了钱,公司承诺对这些股票分红,这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筹集资金的方法。

  采访:荷兰阿姆斯特丹历史博物馆 馆长 洛德韦克·瓦赫纳尔
  他们聚集了650万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300万的欧元,而那时候,这些钱值几十亿,用这些钱他们建立了公司。
  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甚至,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的女仆也成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成千上万的国民愿意把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到这项利润丰厚,同时也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方面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政府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

  采访: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 教授 维姆·范登德尔
  (政府给东印度公司的特权是)可以协商签订条约,发动战争,这样它就成了在亚洲的独立主权个体,或者说从南非到日本的整个地区,它都可以像一个国家那样运作。
  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东印度公司的船队出航了。西班牙国王几乎是用鄙夷的态度对待这个不自量力的挑战者。但是,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队,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

  采访:荷兰阿姆斯特丹历史博物馆 馆长 洛德韦克·瓦赫纳尔
  前十年他们(东印度公司)没有付任何的利息,因为投资者喜欢把钱投到造船、造房子,以及在亚洲建立一个贸易王国上面。做完这些,十年后,公司第一次给股东派发了红利。
  连续十年不给股东们分红利。这样的经营方式为什么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这是因为: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只要愿意,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可以随时通过股票交易所,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变成现金。
  早在四百多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经活跃着超过1000名的股票经纪人。他们虽然还没有穿上红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经出现了。
  这里成为当时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资本市场,前来从事股票交易的不仅有荷兰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大量的股息收入从这个面积不超过1000平米的院子,流入荷兰国库和普通荷兰人的腰包,仅英国国债一项,荷兰每年就可获得超过2500万荷兰盾的收入,价值相当于200吨白银。
  当大量的金银货币以空前的速度循环流通时,荷兰的经济血脉开始变得拥堵起来。这一次,荷兰人解决问题的探索直接进入了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这就是建立银行。

  采访:英格兰银行博物馆 馆长 约翰·基沃恩
  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大约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年,它是一个城市银行、财政银行和兑换银行。它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所有一定数量的支付款都要经过银行,因此,阿姆斯特丹银行对于荷兰的经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发明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信用。那时叫做“想象中的货币”。
  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由此,一个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了:当荷兰和西班牙的军队正在海洋上厮杀时,西班牙贵族手中的白银仍可以自由地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金库中流进流出。荷兰的银行,可以合法地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

  采访: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 教授 威廉·范德莫伦
  荷兰人建立他们的政府,包括国家政府、地方政府都是为他们的商业利益服务的。

  采访:荷兰国务委员 约里斯·福尔胡弗
  当时欧洲不同的王国王室之间进行不停的争斗,荷兰始终在这些争斗中保持中立,而且它更专注于经济的发展。
  历史学家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荷兰的市民是现代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他们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
  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
  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
  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
  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
  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作纽约。

  采访:荷兰阿姆斯特丹历史博物馆 馆长 洛德韦克·瓦赫纳尔
  阿姆斯特丹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呢?请看这幅图,这幅《阿姆斯特丹女神》。17世纪阿姆斯特丹是世界的中心。这就是为什么阿姆斯特丹女神的手放在了地球的上面。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地球,这个世界是我们的。
  马克思这样评价道:1648年的荷兰:已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
  正是在1648年,阿姆斯特丹的市民们决定建造一座新的市政厅。出于对质量的考虑,市民们没有预先规定工程完工的期限。实际上,他们一共花费了八年的时间和超过70吨的黄金,来营造这座宏伟的建筑。
  只有正在创造历史的人们,才会有这种追求不朽的野心。
  1656年,新的市政厅落成了。市民们进行了连续七天的狂欢。冯德尔,这位被称为荷兰“莎士比亚”的伟大诗人,特意为市政厅写了一首颂歌,歌词里唱道: “……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
  在冯德尔创作这首颂歌的时候,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出的一个外交使团,扬帆远航去了遥远的东方。
  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入主中原刚刚八年的大清朝廷,以一种兴奋的态度接待了他们。但荷兰人遇到了那个时候所有到中国的外交使团都会遇到的一个麻烦,就是在觐见皇帝时必须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事实上,一直到18世纪末,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的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顺治皇帝接见了荷兰使团,并高兴地赏赐给这个来自世界上最富庶国家的使团大量礼物。回到住处,一个叫约翰·尼·霍夫的使团成员写下了他们答应跪拜条件的原因:“……我们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
  荷兰人的重大利益是什么,就是通商和赚钱。
  作为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共和国,17世纪的荷兰从贸易中获得的巨额财富没有体现在王公贵族的豪奢宫殿中,它们被中产阶级商人们用来建造和装饰自己的住宅。荷兰人富裕的生活图景,被弗美尔、伦勃朗等一批卓越的现实主义画家真实地记录下来。

  采访:荷兰伦勃朗纪念馆 博士 桑德拉·贝希托尔
  在阿姆斯特丹有很多的艺术家,我们知道17世纪的时候,荷兰出现了大量出色的油画作品。17世纪中期,在阿姆斯特丹大约有800万到1500万张油画作品。那时,每个人都喜欢油画,每个阶层的家里都有油画,人们可以在市场买到这些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几乎看不到国王、大臣和贵族,普通人、平凡的生活成为艺术殿堂的主角。一贯被忽略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喜悦、忧伤、内心中涌动的情感,甚至隐蔽的欲望,都被一一描绘下来。
  这是17世纪的艺术大师弗美尔笔下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兰清晨。温暖的色调、正常的生活秩序,构造出平静、祥和的氛围。主人公身上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只有良好的营养,充足的睡眠才能塑造出如此健康的体型。这种专注、平和的表情,只会出现在那些没有对饥饿的恐惧,不用时刻担心流离失所,在富足的环境中渡过一生的人们的脸上。
  直到今天,荷兰人的日子依然像这位厨娘一样富足和安逸,荷兰这个商业帝国所开创的商业规则,仍然在影响着世界。
  1688年9月,一支庞大的舰队从阿姆斯特丹港拔锚起航,这些船上载着荷兰的最高执政官威廉三世和两万名荷兰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国议会的邀请,前去保护英国国民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历史的安排竟是这样的巧合。17世纪末期,荷兰发展的速度慢了下来,逐渐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威廉三世离开荷兰到英国,都成为了世界中心舞台的一次极有象征意义的转移。

  (2006年10月)

  责编:刘琼

  第三集:走向现代(英国上)

城堡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