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百家姓-马姓(Mǎ Xìng)

马姓(Mǎ Xìng)

马姓是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黄帝直系嬴姓、赵姓的分支。始祖赵奢,开姓时间约为公元前228年,肇源于陕西扶风。

黄帝有四位夫人,共有二十五子。得姓者有十四子,共十二个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 这十二姓是有熊氏部落的分族,是姓为氏的支系的时代。

黄帝与其正妃嫘祖生玄嚣、昌意二子,玄嚣亦名少昊,名挚,号青阳氏,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少昊氏族东迁,他成为以凤凰为图腾的古代东夷部族首领,从而改称金天氏,他是上古时五帝之一。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作《史记》记载少昊的后人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舜赐姓嬴氏”。嬴姓为中国上古八大姓(姜、姬、姚、嬴、姒、妘、妊、妫)之一,属嬴姓十四氏(主要包括现在的廉、徐、江、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等姓氏)之始。《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记载:“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季胜的后裔造父为周穆王驾车,穆王把赵城赐了给他,其后代以国为姓。

南北朝王俭的《姓谱》记载了马氏的来历:“出自嬴姓,伯益之后,赵王子奢为惠文王将,有功赐爵为马服君;奢生牧亦为赵将,子孙以马服为氏,世居邯郸。秦灭赵,牧子兴徙咸阳,秦封武安侯,遂为扶风人。”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镌刻的《大隋故荡边将军信州典签马君墓志铭》记载:“君讳穉,字老生,扶风郿邑人也。其先则赵灵王之子马服君之后。”《扶风马氏万载祖源谱》记载:“马服君,赢姓,赵氏,名奢,赵武灵王九子,邯郸人。”但正规史料均记载马服君赵奢是“赵王子”,而且赵武灵王(赵雍)有据可考的四个儿子里面没有赵奢。有一种观点认为:赵武灵王的祖父赵成侯(赵种)生赵语(肃侯)、赵论,赵论生赵想,赵想生赵奢。所以,赵奢也可能是赵武灵王的侄子,但没找到史料出处。

马姓世系

盘古(配太元圣母)→有巢(配缁衣氏)→燧人(配华胥氏)→伏羲(史称太昊,尊称羲皇,配女娲) →少典(配女登,生炎帝;配附宝,生黄帝)→黄帝(姬元,字轩辕)→少昊(又名玄嚣)→蟜极→业父(配女修)→大业(配女华)→伯益(又名大费)→大廉(长子)→怀文→文仲→隐→中衍→轩祖(戎胥轩的祖父)→轩父(戎胥轩的父亲)→戎胥轩→中潏→蜚廉(一作飞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赵氏)→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带(赵国始祖)→明祖(公明的祖父)→明父(公明的父亲)→公明→赵成子(赵衰)→赵宣子(赵盾)→赵庄子(赵朔)→赵文子(赵武)→赵景子(赵成)→赵简子(赵鞅)→赵伯鲁→代成君(赵周)→赵献侯(赵涣)→赵烈侯(赵籍)→赵敬侯(赵章)→赵成侯(赵种)→赵肃侯(赵语)/赵论→赵武灵王(赵雍)/赵想→赵奢

马姓始祖

始祖马服君,赢姓,赵氏,名奢,赵武灵王九子,邯郸人。生于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夏历丁丑六月廿九日),殁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 201年,农历庚子九月十九日)。赧王四十五年辛卯(公元前270年),率军在秦、赵瘀氏之战中大败秦军,赵惠文王因此把马服一地分封给赵奢,并赐其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等,马姓鼻祖(创世祖)为赵奢。赵奢的长子就是后人皆知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赵括,他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射杀,并且所率45万大军投降后被秦军活活坑埋。此事让赵奢家族蒙受了奇耻大辱,也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于是,赵奢之妻程氏只好领着次子赵捷三子赵拨(湖田谱写成“赵牧”)和赵括的儿子赵兴离开都城邯郸,逃往陕西的扶风隐居,并为纪念丈夫赵奢,将其生前的官名马服作为姓氏,秦灭赵后去服以马为姓。赵拨改姓马后,不再当官,甚至秦灭六国后多次请其出仕也不接受,而是在当地以教书、种地为生,深受百姓的爱戴,称之为扶风君,所以,以后马姓就以“扶风”为堂号。

马姓名人

马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