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奶粉二度恐慌谈起 | |
发起人:孙帅 回复数:1 浏览数:16231 最后更新:2011/2/23 10:11:50 by 孙帅 |
选择查看 |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
孙帅 发表于 2011/2/23 9:50:24
|
||
从中国奶粉二度恐慌谈起 作者:叶檀 2011年02月22日 06:48 AM 中国内地再次出现奶粉荒,大批内地人士到港、澳地区采购奶粉,以至某些品种出现断购现象。 这是中国内地奶业的第二次耻辱,也是内地市场运作成本的真实体现。此疾不除,未来市场动作成本将越来越高,总有一天,我们得回到以货易货时代。 牛奶行业已经被三聚氰胺大伤元气,现在再次被皮革奶重击。我们首先看到行业普遍缺乏最起码的伦理,在人命关天的婴儿奶居然敢掺杂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之后则是有可能导致重金属中毒的皮革奶。某些企业的底线已经到达只要今天吃不死就与我无干的地步,如此大规模的失信是史上罕见的。 政府难辞其咎。 首先是处置太慢,其次是处置不力,就牛奶行业而言,在三聚氰胺奶泛滥成灾、结石宝宝现象无可遮掩后才下决心整治,但在整治的过程中却令人难以置信地左右开弓,既惩罚了造假者,也以其他罪名惩罚了受害者家长。 在惩罚的过程中政府没有追究到底,利益根基依然完好。从美国论文中活学活用三聚氰胺的化学家们没有受到惩处;生产三聚氰胺的整个生产链条没有追究到底;涉嫌掺杂三聚氰胺的大企业被轻轻放过,一些高管甚至还获得了期权的奖励;渎职的检验部门官员浮出水面又被放到冰山之下。媒体对于三聚氰胺的报道在各种原因下被迫无疾而终。 由于造假成本过低而收益太高,政府的处置给造假者划出了成本底线,反而使造假者有了明确的收益预算。因此并不奇怪,造假愈演愈烈,几分钱成本的假鸡蛋、十块钱成本不到的假燕窝、几十块钱成本的高档葡萄酒四处开花。 这既是一场食品灾难、也是一场生态灾难、更是一场经济灾难。以葡萄酒为例,朋友告知,在河北等地真葡萄酒被挤兑得无路可走,中国最适合种植葡萄酒的产区之一葡萄树被大量砍伐,由于葡萄酒树龄成熟期起码在二十年以上,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起码在二十年内不可能大量生产优质葡萄酒,更别提培育出中国自己的高档葡萄酒品牌了。 让人稍感安慰的是,此次皮革奶事件由农业部最先通告全国,没有一瞞到底,算是进步。日前,农业部下发“2011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农业部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规范”两个文件。此次安全监测计划提出,除所有抽检样品都必须检测三聚氰胺外,其中30%的样品还要检测皮革水解蛋白和碱类物质。 光有检测还不够,相信消费者都有同样的疑问,负责产品质量的部门去了哪里?造假的企业究竟受到了什么样的处罚?对于造假企业是否有利益追溯剥夺机制?对于那些大到不能倒却有造假嫌疑的企业又将如何惩处?诚信的企业家是否有了生存的空间? 企业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由于没有机制给诚信企业以奖励,导致创新企业被抄袭企业逼死在岸上,一些造假企业在证券市场获得天量资金,企业因为造假获得犒赏。没有正确的激励机制必然是劣币驱逐良币,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市场效率大大降低。很大一部分GDP产生在伪劣产品、强拆等方面。 直接的信用损失难有确切的数据。来看2003年的一则数据,当时人民银行调查,有51.3%的改制企业有逃废银行贷款债务行为,逃废银行债务达1851亿元。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张彦宁透露:中国每年由于企业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其中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另据蒋正华透露目前全国三角债大概有15000亿元)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社会诚信缺失已成为企业和银行提高经营效益和稳定发展的严重障碍。 2004年,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山西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根据汕头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因为质量信用问题给其经济带来的损失应该在20%左右。另有统计称,由于信用缺失,我国每年财政上的损失高达约五千个亿;十几年来,我国金融、银行业的贷款损失大约四万个亿。奶粉一再恐慌反映的是市场监督和诚信机制一再失灵,长此以往,建立中国市场与品牌所需要的土壤就不可能,市场化的根基虚弱无比。 以金融业为例,没有抵押品,银行就会出现天量坏帐,导致现代金融体系无法建立,金融创新往往被投资者视作圈钱,只有投机机会;社会的中介评级机构屡屡爆出黑幕,使市场评级成为金钱交易的代名词,债券衍生品无从建立。 建设内需经济,中国需要自己的品牌,没有人愿意为产品创新与品牌营销付出代价,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国粹产品,大多数沦为地摊货,结果是不仅奶粉,除高档白酒之外的奢侈品牌由境外企业独霸中国市场。中国的假冒伪劣产品使境外奢侈品公司获得了更高的溢价。 国人也许可以自慰,美国上世纪初也曾出现假货横行、内幕交易横行的现象,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也是伪冒品的代名词,但从来没有一个经济体可以靠伪劣产品立足于世界经济之林,美国等地都出现过对假冒伪劣产品刮骨疗毒式的重拳整治。 媒体的监督与法律的严惩并行不悖,当造假的成本远远高于收益时,当结石宝宝家长获得高额集体赔偿,当媒体出现越来越多的深度报道,当民间维权团体被赋予更多的信任,中国的市场化制度根基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好转。 没有一个国民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在毒奶粉、地沟油的哺育中成长,没有人愿意受重金属污染的毒害,任何理由不论是GDP、不论是温饱论,都不足以成为鼓励造假的借口。我们需要诚信与正确的激励机制,来挽救岌岌可危的信任感,与市场土壤。 评论摘抄: 2011-02-22 09:38:40 felix10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2011-02-22 10:06:53 2011-02-22 09:18:15 2011-02-22 09:20:42 |
孙帅 发表于 2011/2/23 10:11:50
|
||
2010年11月12日 07:59 AM 中国毒奶粉受害幼童之父被判监禁 英国《金融时报》 吉密欧 北京报道 一位中国维权人士因为发起支持团体,为中国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受害儿童父母提供帮助,而被判处两年半有期徒刑,他的罪名经常被用于压制批评政府的人士。 北京的一家法院周三以“寻衅滋事罪”对赵*连*海判以异乎寻常的重刑,赵*连*海的幼子2008年因食用受到工业化学品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儿配方奶粉而患病。 至少六名中国儿童在食用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后死亡,超过30万名儿童因此罹患肾病。 为了确保不对大致同一时间举行的北京奥运会造成阴影,地方政府最初掩盖了这一丑闻,中央政府某部委据称也参与掩盖问题。 赵*连*海的律师李方平称,检方的指控围绕三项“犯罪事实”展开:组织家长在法庭和涉及丑闻的一家工厂门前高举小幅标语,在公共场所接受国际新闻媒体采访,在一家餐馆组织受害儿童家长举行小型聚会。 自因呼吁政治改革而仍在狱中服11年徒刑的异见人士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政治活动受到了更广泛的压制,对赵*连*海的判决似乎是这种压制的一部分。 毒奶粉丑闻在中国社会各界激起了广泛的愤怒,奥运会之后,北京命令展开调查。调查发现超过20家企业销售的产品中含有用于塑料和化肥的三聚氰胺。 一个农民和一名三聚氰胺制造商随即被判处并执行死刑,多名企业高管入狱。 在幼子因食用有毒配方奶粉而患病后,赵*连*海发起了一个支持团体并建立网站,供患儿家长分享健康问题的信息以及交流起诉涉案企业的建议。 赵*连*海最早在2009年11月遭到拘留,当时法庭刚开始受理索赔诉讼,而且就在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首次访华几天之前。 赵*连*海的妻子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他将对判决提起上诉,并开始绝食抗议。 译者/何黎 |
用户在线信息 |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4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4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