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百家姓-郑姓(Zhèng Xìng)

郑姓(Zhèng Xìng)

郑姓是多源流姓氏,最早出自姬姓,得姓始祖郑桓公(姬友),开姓时间约为公元前375年,肇源于郑国(今河南省新郑市)。

郑姓世系

盘古(配太元圣母)→有巢(配缁衣氏)→燧人(配华胥氏)→伏羲(史称太昊,尊称羲皇,配女娲) →少典(配女登,生炎帝;配附宝,生黄帝)→黄帝(姬元,字轩辕)→少昊(又名玄嚣)→蟜极→帝喾(姬夋)→后稷(姬弃)→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姬类)→公亶父(周太王姬亶)→季历(姬历)→姬昌(周文王)→姬发(周武王,周朝开国君主)→姬诵(周成王)→姬钊(周康王)→姬瑕(周昭王)→姬满(周穆王)→姬繄扈(周恭王)→姬囏(周懿王)→姬燮(周夷王)→姬胡(周厉王)→姬友(郑桓公)

郑姓始祖

郑桓公(姬友),姬姓郑氏,以国号为氏。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周宣王之弟姬友被封国于首都镐京附近,国号为郑,都城棫林(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公元前774年,郑桓公担任周王室司徒。公元前773年,郑桓公见王室多有变故,幽王宠幸褒姒,朝政日益荒废,祸患将至,于是迁徙其国民到洛水东部,居住在东虢国(今河南省密县东南)和郐国(今河南省荥阳市北)献出的10座城邑,建都于郑(今河南省新郑市)。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郑国人为纪念故国,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